mk体育

新闻动态

汇聚最新资讯 / 产品信息

用最专业的眼光看待互联网

立即咨询

首页 > 新闻
【人民健康70年】新中国医界往事:中国泌尿外科走过70年
发布时间:2025-03-10


文:郭应禄

上图: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创始人:(左起)郭应禄院士、沈绍基院士、吴阶平院士、孙昌惕教授、顾方六教授

4月13日,在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举办的2019北京国际微创泌尿外科论坛暨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第21届腔镜泌尿外科新技术学习班上,我国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围绕建国70年我国泌尿外科发展主题做了报告。报告中,郭院士回溯了我国泌尿外科70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他提到的泌尿外科前辈在艰苦条件下团结进取、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编者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建国70周年,在这个值得欢庆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忘记,泌尿外科也正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真正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泌尿外科。

中国现代泌尿外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学科初创阶段

新中国建立后,老一代医学科学家在百废待兴的困难条件下,在政府的支持下,首先在全国医学大专院校的附属医院和大城市的大医院建起了泌尿外科。泌尿外科如雨后春笋,在中国大地上快速发展起来。这个时期,吴阶平老师发表了“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研究成果。而当时,医生常把这种情况诊断为双肾结核而使之成为不治之症。吴阶平老师的这篇论文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病人,在国际学术界提高了中国泌尿外科的声誉。

那个时期,政府也重视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1963年,陈毅副总理在广州召开国家高等教育会议和科研会议。会上做出一个英明的决断:在大学建立科研机构。1964年,在北大医院建立了北医泌尿研究室,当时研究室只有两间房子。那时,吴阶平老师已调任筹建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并担任校长。我们征求吴老师意见“您愿不愿意回来担任北医泌尿研究室主任?”吴老师满口答应。此后,吴阶平老师一直把北大医院作为他的医疗基地。

那么,我们在两间小房子组成的研究室做点什么事情呢?首先是针对泌尿系结石进行研究。吴老师很早就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发达以后,泌尿系结石由膀胱结石为主演变为上尿路结石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结石发病趋势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应该吸取国外的经验,提前做好结石研究,努力抢在疾病流行前面。因此,沈绍基教授开始用现代方法进行尿路结石的研究。同时,吴文斌教授开展了尿细胞学研究。我这样的年轻人每天在临床摸爬滚打,“练手艺”,同时进行肾移植的动物实验。我还在吴老师指导下,与清朝遗留下来的26个太监打交道,每个礼拜都去拜访他们,给他们看病,做检查,同时进行前列腺方面的研究。很快十年动乱打乱了整个学科的发展。两间研究室被造反派当成存车处,大批的学术资料,包括我积累的太监研究资料,全部遗失了。

上图:郭应禄院士向丁肇中先生介绍碎石机。

1972年,邓小平同志复出,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当时,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泌尿科医生认识到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危害健康的重要疾病。我记得当时为了推动肾移植,吴老师让我做了一套幻灯片,号召外科医生多做肾移植。我国第一例活体肾移植是在广州给一位归国华侨实施的。这位华侨是一个孤立肾的病人。回国后因患肾结石,开刀取石,不幸把肾脏切掉了。紧急情况下,全国各地同道帮忙,由患者的弟弟供肾做了移植肾手术。这是中国活体肾移植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1973年,敬爱的周总理与加拿大总理老特鲁多(现任总理的父亲)达成协议,加拿大医生向我们学习断手再植和烧伤;中国向加拿大学习血液透析、肾移植和神经生理。1974年,卫生部委托北大医院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按照医院的安排,由我组织了四五个人去加拿大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和考察。回国后我把学习成果写成了资料,分发给全国各有关院校。1975年,上海中山医院经过我们积极的准备努力,并参考国外的学习经验,成功实施了我国第一例长期存活的尸体肾移植手术,这对于我国肾移植工作不啻为一剂强心针!

在这一段艰苦行程中,吴阶平老师发表了肾上腺髓质增生是独立疾病的论著,得到国际认同。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78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科学的春天真的来到了,中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策略。

1978年8月,北京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正式成立。当时既缺人也缺经费。相关部门的领导了解情况后,给我们介绍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一下就给了泌尿所18万美金,国务院又专门批了250万美金,极大地改善了北医泌尿所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设备,并从外地调回10余位骨干充实研究所。当时,考虑到十年动乱导致人才断层,我们对外界的发展是不了解的。因此用这笔钱支持了8位骨干到美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考察学习。他们回来以后,办了各种学习班,就如同大家现在做的培训。我们请外国人来办肾移植学习班,从基础到临床,讲了10天。我们还办了为期3天的尿路结石学习班,请来的结石专家是英国女王的御医,极大地推动了泌尿外科肾移植的发展。同时,北医泌尿所举办了北京国际泌尿外科高端论坛,邀请外国学者参加,讲解先进技术,同时把吴阶平老师的思路介绍给全世界。我们积极筹建了北京泌尿内腔镜博物馆,了解器械发展的历史,也提醒我们在医疗器械上不断创新。

1980年,《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1981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就这样,泌尿外科研究所、杂志、学会相继成立了。国际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泌尿外科医生出国学习,或者把国外专家请进来讲学,成为当时学习先进技术的捷径。

1993年,在烟台开会讨论《吴阶平泌尿外科学》的稿子。吴老师找到我,让我介绍泌尿外科的情况。我把情况介绍完,吴老师说现在是个乱局,文化大革命造成人才断层,改革开放后人才外流,各个行业人才青黄不接是个大问题,泌尿科也一样。我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回北京后,我身体力行到北京宣武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两个兄弟医院泌尿外科出门诊、查房、做手术,带动他们发展,但吴老师说这样搞太慢了。

mk体育

有国外厂家提出要帮助中国提高泌尿外科水平,每年送两三个医生到美国去学习。但根据美国法律,我国医生不能参与临床学习。而我们缺的就是临床!后来,我提议:你们请外国专家来,在中国给医生办培训。吴老师听后,把卫生部的领导请过来,与厂家一起商讨,最终成立了泌尿外科培训中心。

1995年,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培训中心成立了。邀请全国的顶尖专家,包括北京的吴阶平、顾方六、鲍镇美、侯树坤和我,天津的马腾骧,上海的唐孝达,广东的梅骅,南京的周志耀,台湾的张心湜,共10位担任专家委员会委员。每年两次委员会,两次学习班,没有一个人请假。每次开班,第一堂课都是吴老师讲《怎么做好医生》。有一件事给我的教育很深刻:当时虞颂庭教授年龄已经很大了,为了讲课,他开始练习用电脑写稿子,稿子交了几天后,虞教授给我打电话问稿子的付印情况,听到我说还没付印,他说“好,我又看到了新东西要加上”。中国泌尿外科的发展不是靠哪一个单位,哪一个人,而是中国泌尿外科所有的人。

【人民健康70年】新中国医界往事:中国泌尿外科走过70年

在这一阶段,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泌尿外科研究机构,环境越来越好,交流越来越多,人才越来越旺盛,泌尿外科的发展也越来越好。

第二次全国科技大会助推泌尿外科快速发展

2006年,第二次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会上提出了“跨越创新”的理念。这一理念也推动了我国泌尿外科的快速发展。2000年,亚洲泌尿外科大会在北京举办。会议期间,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的同志与参加会议的国外华人同道共同商议:争取在美国泌尿外科年会设华语会场,并在2006年实现;申请国际泌尿外科大会在中国举办,并于2009年在上海举办。

2004年,我在重庆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上提出,本世纪要打造亚洲领先的泌尿外科,争创世界一流。那么,怎样才能够尽快地掌握国际上的先进技术?过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针以及在国内外友好人士的帮助下,我国在一些领域开始领先。如今,在国家实力总体提高的同时,应该多考虑如何超越,开展原始、颠覆式的创新。

2006年,美国泌尿外科年会首届世界华语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在亚特兰大市举行,实现了在美国泌尿外科年会加入华语会场的愿望。但现在我觉得单纯做华语会场还不够,希望大家考虑能不能把这个会场改名中国会场,不讲汉语,就讲英语,以便吸引更多外国人参与,让参会者更加了解中国,了解我国的发展。

刚才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讲了,我们泌尿外科的发展跟共和国是同步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强盛了,我们才有了人才和地位,才有了今天。所以无论如何,我们大家的心总要跟国家绑在一起。

习近平主席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14亿人的健康,各位如何努力保持?这是我们今后面临的第一大任务,维护好14亿人民的健康体质。

李克强总理在前年的一个报告里边提到,中国的老年人很快要超过4个亿!曾毅院士做过一个流行病学调查,研究80岁以上的老人,每增加一岁会增加多少健康问题。也就是给在座的各位医生增加多少课题或者增加多少工作。因此如何帮助4亿老年人愉快健康地度过百年,就是我们的第二大任务。

李克强总理在同一个报告当中还提到,我们国家慢性病的死亡率占总人口病死率的85%以上。因此,没错,我们的第三个任务是攻克慢性病及其合并症等顽疾。

未来,我愿和大家共同努力,一起推动中国泌尿外科水平进一步提高。

来源:健康报

售前咨询热线
在线咨询
公司地址
  • 地址:六盘水市曲颗城328号

CopyRight © mk体育(MKsports集团)股份公司 2007-2024 https://www.zhendi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K体育恩波利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