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体育

新闻动态

汇聚最新资讯 / 产品信息

用最专业的眼光看待互联网

立即咨询

首页 > 新闻
《园冶》的植物造景策略:因借生情
发布时间:2025-04-03


点赞美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期我们来专门聊聊《园冶》中的植物造景。




《园冶》全书共分为3卷,11篇专论,虽无花木专篇,但植物造景贯穿始末,从开篇“园说”中的“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到末篇“借景”中的“半窗碧隐蕉桐,环堵翠延萝薜”,都能找到植物的身影。



不过在描述植物时,《园冶》很多地方都是泛指,也就是用花、树、木、林、卉、萝等来概指一类植物。


比如“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安亭得景,莳花笑以春风”,杂树和莳花都是对一类植物的概括。


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造园中每个人对于植物的喜好都不同,找到植物间的共性,对于指导造园是非常有必要的。



园冶全书一共涉及了26种植物。


乔木12种:梅、梧桐、槐、柳、梨、杨、桑、桃、李、松、柏、桂花

灌木2种:蔷薇、薜荔

草本11种:兰花、白芷、白苹、红蓼、芭蕉、芍药、麻、芦苇、荷花、菊花、溪荪

还有一种竹


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竹、柳、梅、松4种植物,频次分别为19、10、8、6次,从数据上也能看出文人对于松竹梅柳是极为喜爱的。



如果让小蚂哥总结一个词来概括《园冶》的植物造景策略,我觉得大概是:因借生情。



“因借”,是根据场地的具体环境采取不同的种植策略,山林地和城市地不同,新园和旧园也不一样,但无论种植策略如何变化,最后的落脚点是“生情”,也就是要和文人情感相联系,植物的形态色彩和季相在文人眼中都是有情的,是一种高阶的审美。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园冶》中是如何处理“因借”和“生情”两部分的。


一、因借

简单来说,“因借”就是植物栽植要顺应自然环境,并且尊重植物的生长习惯。


“溪湾柳间栽桃”,“堤湾宜柳”,“在涧共修兰芷”,在溪涧水畔选择柳、兰花、白芷等耐水湿植物;



在高冈山麓处“植黄山松柏”等,松柏之类可以适应山地的恶劣环境,同时也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其实就能理解,所谓“因借”就是什么环境适合什么植物,两者契合,既能营造环境,植物也长得好。


“因借”的内容大部分都集中在<说园>和<相地>,我们下面来一一盘点:


园说


“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

梧桐树荫覆盖地面,槐树遮蔽庭院;堤岸插植垂柳,屋舍周围栽种梅花。这是对于庭院建筑栽植的基本建议。


“移竹当窗,分梨为院”

将竹子移栽至窗前,竹子随风摇曳的姿态,为窗户勾勒出一幅天然的画卷,形成框景效果;用梨树来分隔庭院空间,梨树以自然冠幅代替围墙,如扬州小盘谷以梨树丛分隔前庭与后园,形成“院中有院”的层次。



相地总述


“新筑易乎开基,只可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

《园冶》的植物造景策略:因借生情

新建园林在开基时,因为没有太多现成的景观基础,所以可以先栽杨树、移竹子来营造初步的景观;而旧园在翻造时,其优势在于有自然生长的古木繁花,可利用这些原有的植物景观来增添园林的美感和韵味。


怡园中百年的石榴



山林地


“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

天空中园林中各种树木高耸入云,与高耸的楼阁相互映衬,仿佛阻碍了云霞的飘动,地面上铺满了盛开的花朵,色彩斑斓,而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池塘边,这两句是山林地空间的立体描绘。



“竹里通幽,松寮隐僻”

竹林中一条幽静的小路蜿蜒伸展,松林中隐藏着一座偏僻的小屋。用竹林和松林突出山林中清幽、静谧的环境。


“千峦环翠,万壑流青”

众多山峦环绕,一片翠绿,无数山谷中流淌着清澈的溪水,这是山林地植物的宏观视角,描绘了园林周边整体的自然山水环境。



城市地


“竹木遥飞叠雉”

透过竹丛可以看到远处城墙上若隐若现的女墙,城市地环境比较喧嚣,种植主要注意“隔尘避俗”,把门外的世俗屏蔽掉,漏出远处的城墙做借景即可。


“院广堪梧,堤湾宜柳”

庭院宽阔处可种梧桐,河堤弯曲处宜植垂柳。



“芍药宜栏,蔷薇未架;不妨凭石,最厌编屏”

芍药适合用栏杆围护,蔷薇无需搭架;可依托山石自然生长,最忌刻意编织屏风。




村庄地


“团团篱落,处处桑麻”

村庄中篱笆环绕,到处种植着桑麻的田园景象,点明了村庄地植物造景中以农事植物为特色的元素。


“凿水为濠,挑堤种柳”

开凿水源形成濠沟,在堤岸上种植柳树,柳树适宜种在水边,同时还能遮挡壕沟。



“堂虚绿野犹开,花隐重门若掩”

园林中的厅堂要开阔面对绿野,而庭院则要隐藏在花木之中,讲植物如何营造厅堂的开放和庭院的隐蔽。


“桃李成蹊,楼台入画”

在楼台等较高建筑的下边遍植桃树林或者李树林,让楼台看上去如空中楼阁,更具画意,体现了植物对建筑景观的衬托作用。



“围墙编棘,窦留山犬迎人”

用荆棘编织成围墙,留出洞孔便于山犬进出,荆棘作为围墙植物,增加了乡村园林的自然纯朴之感。


“曲径绕篱,苔破家童扫叶”

在篱笆墙内侧设置弯曲的小径,小径上有青苔,童仆打扫落叶时会踏破青苔,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乡村园林画面。


郊野地


“郊野择地,依乎平冈曲坞,叠陇乔林”

强调郊野地造园要依托平缓的山冈、曲折的山坞以及起伏的山峦和高大的树林,体现了对原有自然植被的重视和利用。


“摘景全留杂树”

指出在选取景色时要保留原有的各种树木,以保持自然野趣。



“溪湾柳间栽桃”

在溪边弯曲处的柳树林中栽种桃树,营造出桃红柳绿的春日美景。


“屋绕梅余种竹”

意思是房屋周围种植梅花,在空隙处再种上竹子,营造清幽高雅的居住环境。


“花落呼童,竹深留客”

描绘了落花时节呼唤童仆打扫,竹林深处留住客人的场景,通过植物营造出一种闲适、惬意的氛围。



傍宅地


“竹修林茂,柳暗花明”

描绘出园林中竹子修长、树林繁茂,柳荫浓密、繁花似锦的景象。



江湖地


“江干湖畔,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也”

在江边湖畔,种上深柳疏芦,再建造一些小的建筑,就能呈现出宏大壮观的景象,体现了植物与建筑、水体相结合的造景手法,以柳、芦等植物营造出江湖边的自然氛围。


“漏层阴而藏阁,迎先月以登台”

描述了园林建筑与植物、天象的巧妙融合。意思是园内建楼阁若隐若现于层叠的树荫之内,为睹新月的清丽可以登到高台之上。



在《园冶》<题词>一篇,计成也写了如果不顺应自然的后果:


“若本无崇山茂林之幽,而徒假其曲水;绝少‘鹿柴’‘文杏’之胜,而冒托于‘辋川’;不如嫫母傅粉涂朱,只益之陋乎?”


如果没有层峦叠嶂的幽雅之形,而非用 “曲水流觞” 这样的雅称;没有 “鹿柴”“文杏” 般的景致,却要冒用 “辋川别业” 那样的美名,这不是和丑陋的嫫母涂脂抹粉一样,反而变得更加丑不可睹吗?


母,是古代传说中的丑妇,皇帝的第四妃。



《园冶》中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开发园林的同时还要保护自然:


“开林须酌有因,按时架屋”(立基),开采林木需审查其用途,不得随意伐林;


“需陈风月清音,休犯山林罪过”(郊野地),造园需表现天然山水之清音,不可破坏自然,干犯山林之禁例;


“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修建房屋如遇生长多年的古树,不妨将建筑退让一步,使其得以保留,因为“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依托原有大树或树林造景,彰显用地景观特征。(相地总述)



二、生情


植物造景的终极目的是“生情”。也就是满足文人的精神需求,古代文人将性格与精神寄托于植物,本质上是一种“移情”,将人格映射在植物的特性上。



最早把植物和人结合起来,是《诗经》,其中有: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以淇水畔茂盛的绿竹,比喻君子学问精进、品德高尚。



从中华思想根基的“儒释道”来解释,这既是儒家的“比德”,也是道家的“齐物”,还是禅宗的“见性”。


你看,《论语》中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将植物耐寒性与君子坚韧品性绑定;《庄子》中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思想,使文人通过植物达成物我合一的精神超越;诗佛王维写过“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借辛夷花的开落参悟“空寂”禅理。



让我们回到《园冶》中来,《园冶》中提到最多的植物当属岁寒三友“松竹梅”了。他们分别代表了挺拔、优雅和傲寒,可以完美映射文人刚正不阿,高风亮节,孤高脱俗的性格特征。


而且植物作为文人情感的符号,从外形上《园冶》更偏向于清幽,色彩淡雅,形体秀美不过分张扬的品种。


如文中写松树、竹子、梅花、柳树、荷花、芭蕉都要加一个形容词,变成“苍松、修竹、古梅、深柳、荷风、蕉影。”



而且文中的植物多和文学典故相关,比如“红衣新浴,碧玉轻敲”这句。古典诗词中“红衣”代指荷花,如唐代赵嘏“红衣落尽渚莲愁”(《长安晚秋》)。让植物生的情更加的含蓄唯美。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园冶》既要求植物本身具有文人气质,还要把植物放置在一个清幽寂寥的环境中,突出一种与世无争之感。


“幽人即韵于松寮,逸士弹琴于篁里”

幽居的人在松林的小屋里吟诗,闲逸之士在竹林的幽深处弹琴。



“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

雨天伫立窗前静赏风吹蕉叶如绿云之美态,细听雨打芭蕉似泣泪之清音,丝丝点点,朦胧而淡远,引发无限愁情。



你看植物想要脱离原本的属性,上升到意境这个高度,就需要和人的情感契合在一起,我们前面说植物要符合自然环境,其实也要符合人的情感共鸣。


这就是我说的植物造景“因借生情”。



关于《园冶》植物造景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聊,比如和山、水、建筑的关系,有哪些具体的栽植方法呢,下期我们继续聊。


这期就到这里,更多园林建筑知识,请关注蚂蚁景观,我是小蚂哥,我们下期见吧~

售前咨询热线
在线咨询
公司地址
  • 地址:六盘水市曲颗城328号

CopyRight © mk体育(MKsports集团)股份公司 2007-2024 https://www.zhendi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K体育恩波利合作伙伴